顯示包含「Medicin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Medicin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世界防治哮喘日 World Asthma Day

今天是世界防治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 ,大家可能祇忙於A/H1N1, 其實每年因哮喘而死亡的人數不少,年齡組亦極廣,人類製造出各種生化產物,機體的適應能力已達極限。

支氣管哮喘在中醫臨床中多屬於『哮證』”和『喘證』的範疇。

哮證:《醫學正傳》卷二:“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醫宗必讀》卷九:“哮音與喘相類,但不似喘。開口出氣之多,而有牙呷之音,呷音口開,呀者口閉,開口閉口,盡有聲音,呀呷二音,合成哮字。”《醫略六書·雜病證治》卷二十二:“哮即痰鳴氣喘之常發者,膈內有壅塞之氣,肺中有膠固之痰,肺絡又有風寒之感,三者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為哮病。”有冷哮、熱哮之分。

喘證: 以呼吸急促、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內科病證。而《黄帝內經》最早記載『喘』的名稱、症狀及病因病機。《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對喘的辨證、立法和治療方藥亦有較詳的論述。宋代張銳《雞峰普濟方》言喘由多種原因誘發,須治病求本。因他疾而發喘者,治其本病,則喘證自愈,不專用治喘之藥。明代虞摶《醫學正傳》對哮與喘作了明確的鑒別。認為哮必兼喘,喘則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名。張景岳《景嶽全書》把喘證歸納為虛實兩大類,作為辨治的綱領,指出:“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虛喘者無邪,元氣虛也。”對臨床辨證很有指導意義。清代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把哮喘的病機總結為“在肺為實,在腎為虛”。而林佩琴《類證治裁》認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內傷者治腎”。

2009年5月2日星期六

《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一版)》

中華醫學會在參考其他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人感染豬流感防控資料的基礎上,研究擬定了《人感染豬流感診療方案(2009版)》。 現已修正為《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一版)》

自2009年4月30日起,世衛組織將使用甲型H1N1流感作為新流感病毒的名稱。
美國CDC現已發表A/H1N1的基因圖譜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World TB day


World TB day1882年3月24日德國醫生Dr. Robert Koch公佈發現結核病的致病源結核桿菌,且因而獲得諾具爾獎

傳統中醫有關五癆之一「肺癆」,是身體極度虛弱所致。腎(水)陰不足,不能養肝(木),肝陰不足,心火便上,三火齊上,便會傷及肺(金),這就是所謂的「三火爍金」。
不典型的結核病亦於臨床浮現,骨結核、皮膚淋巴結結核、腸腹腔結核為肺外常見結核病,亦曾遇過腦結核、乳房結核還有脾臟結核。

中醫學強調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是要我們懂得調理身體,固本培元。 至於湯水,不妨多喝能養陰補氣的湯水,如白芨豬肺湯有滋陰潤肺功效,適合日常飲用。

2009年2月4日星期三

世界癌症日 World Cancer Day

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據世衛組織估計,如不進行干預,2005年至2015年期間將有8400萬人死於癌症。
每年的2月4日,
世衛組織 WHO與發起世界癌症日的國際抗癌聯盟 UICC一起促進減輕全球癌症負擔的方法。預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品質是反復出現的主題。
今年世界癌症日主題為"I love my healthy active childhood"及配合全年的主題"Today's Children, Tomorrow's World"。重點由兒童肥胖控制以減少成年期癌症發作。現時估計約有3至4.5千萬兒童肥胖個案。
世衛組織表示,癌症是全球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癌症死亡人數達790萬,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13%;而30%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據聯合國網站報導,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種類為:肺癌(導致140萬人死亡);胃癌(86.6萬人死亡);肝癌(65.3萬人死亡);結腸癌(67.7萬人死亡)和乳腺癌(54.8萬人死亡)。
男性和女性最常患的癌症類型有所不同。如果按致死人數來排序,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種類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種類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

2009年1月25日星期日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關愛麻風患者,共享和諧家園。」為本年的主題。

本澳麻風患者已極少見了,年青一代定不知澳門麻風村在那,但此病在祖國及非洲仍存在。

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第二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於14日在北京開幕

第二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於今天在北京開幕。中醫「未病學」與西醫預防醫學及亞臨床症狀有近似關係,其推動健康生活起重要作用,但一般市民為求溫飽而忙於工作,小病忽視而大病無錢醫。多年臨床工作常見晚期癌症尋醫患者或運動暴死等,其實都與缺乏「治未病」概念,醫療機構應推廣識于巿民。工作中的同事更多不重視每年體檢,更需要教育糾正觀念!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

現代家族譜

網上家族病歷,有助遺傳病的研究。由美國外科醫生發起電子族譜My family Health Portrait已由個人電腦版改為網絡版,還有美國國家醫療衛生部門支持。效能更大,可由你私人醫生增加專業資料,對你本人或家人有如一個網上個人病歷。旅遊外國更感方便安全。個人私隱權問題就留給專家研究解決,無慾無求時又何懼丁點兒私隱,尊重別人私隱才是最重要個人行為!
另外,你的「家庭」觀念是什麼呢?

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23 條與我

並非風雨「二十三條」,而是向大家介紹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2008年50最佳發明之首“23andme”. 「個人DNA測試服務」

US$399的費用,即可進行DNA唾液測試,對你90多項特徵和身體狀況進行評估。23andMe已引發了從測試結果有何意義到如何避免基因歧視等一系列問題的大討論,但隨著遺傳指紋彙集到一個大型資料庫中,從這個資料庫中,他們可以查找到有關哪種基因突變使我們更易患上某些疾病,更有可能對哪些藥物起反應的線索。

八字紫微斗數可能更貴而不及精確呢!

2008年12月1日星期一

世界愛滋病日

今天為世界愛滋病日,若非性行為,日常生活傳染性較病毒性肝炎還低。安全的性行為及護理時血液及體液的接觸需按保護手則進行。心靈上的屏障才最重要先解決!
何大一雞尾酒療法」始,現時亦主張多類抗病毒藥聯合治療。過去世紀之病肺
結核,已久用聯合治療,及麻醉手術的平衡麻醉。回想中醫中藥,湯藥以「君臣佐使」互相制衡減毒升效。西醫藥傳統的幾十種大系列藥物交互作用還需長年實踐與研究。

2008年11月21日星期五

抗生素 Antibiotics

今晚參加醫學會議有關抗生素應用,翁教授提到外國世界權威學者說:我們要改變對微生物的態度,不要再"Anti-"或「抗」去鬥法,根本人類在數量,變種能力絕對失敗。應求共全!
其實中醫五千年文化已認知「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為目標。人類在地球上只是其中一種物種,亦是最敗家破壞大自然的一族。
病人服用的抗生素經排泄物進入生態環境、干預生物鍵,最后循環至你我身上!
當你下次再處方「抗」生素,「殺」菌藥時,請留一手,想清楚是否必要,更不要滲入銅臭氣味。Oh ! 還有各種「消」毒劑!
看看專家意見

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

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世界日

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世界日(World COPD Day),我己戒菸廿年,希望老年時不會有此病。根據美國的統計,包括冠心症、中風、其他心臟病以及所有其他原因的疾病罹患率都在下降,「只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快速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也預估,COPD將在2020年攀升為全球10大死因的第3位。
今年主題:Breathless not Helpless!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

Pre-hospital Medicine & Disaster Web sites

多年緊急救援工作,大部分資料從網上尋得,且日新月異。以供參考: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世界糖尿病日

每年十一月十四日為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題為兒童及青春期糖尿病。 當日為諾貝爾得獎Sr. Frederick Banting的生日,他與Charles Best於1922年發現了﹝胰島素 Insulin﹞,對糖尿病治療起重大改變。
另外,未來數年,外科手術治療糖尿病將會佔一重要地全位。

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

中國媒體報道,《網絡成癮診斷標準》將由解放軍總後勤部報批國家衛生部後在全國各大醫院推廣。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出台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國家。
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8日在京通過專家論證。這一標準的通過結束了我國醫學界長期以來無科學規范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歷史,為今後臨床醫學在網絡成癮的預防、診斷、治療及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據。
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我國13歲至17歲的青少年在網民中網癮比例最高,大學生網絡成癮率達到9%以上。 .....

成年人的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做網中人?先做外國的測試,再帶你去北京醫吧!

MP3 headphones interfere with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pacemakers

Study highlights:

• MP3 player headphones can cause potentially dangerous interactions with pacemakers and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 For safe use, the headphones must be at least 1.2 inches (3 cm) from the implanted devices.
• Unrelated research did not find adverse reactions to pacemakers and defibrillators from iPods®, Bluetooth® headsets, iPhones, electric blankets, hand-held airport metal detectors or pills swallowed to perform video endoscopy.

無國界醫生 MEDICINS SANS FRONTEIRES

一個嚮往的組識,無國界醫生。2005年曾到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參加面試和評核。落敗而回,死因不明,有緣再戰。
先修讀
英國熱帶病學及衛生文憑課程(DTM&H)後,入選勝算高些。

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

雙相去心臟纖顫 Biphasic defibrillation

雙相去心臟纖顫臨床應用已經十年了,雖然肯定了雙相去心臟纖顫較單相去心臟纖顫優勝,但院外應用優勝存疑。大部份醫院已引入雙相去心臟纖顫器,但臨床工作者面對同一部門或同一醫院內單雙相不同年代的去心臟纖顫儀器時,若未認真了解兩種制式不同或根本忽視參閱說明書,在緊急應用時調配焦耳度數將易出亂事。雙相又分截形指數波形及直線雙相波形和高低能量型,好亂! 最簡單分別為預設最大值是200J定360J,前者按雙相去心臟纖顫數值計算,後者用單相去心臟纖顫值算,重複強調,某些雙相去心臟纖顫器因避免混亂仍以360J為最大值,記緊不要因儀器是雙相去心臟纖顫器而人為減少焦耳設定。其實目前各廠商生產的不同最高焦耳值的雙相去心臟纖顫都可接受。另外可直接用半自動AED(再分等能型及升能型)功能及語音指示進行。為配合AHA 2005 CPR 指引,尤其重大改變, 應了解所應用的儀器是否要更新預設值。否則AED達不到理想效果。
最重要平常多練習,模擬訓練及閱讀跟機說明書。

CHCSJ 常用的去心臟纖顫器

Biphasic defibrillator:
Physio-Control LIFEPAK
20 / 20E , high energy biphasic
Philips – HP
Heartstart XL (M4735A) , SMART Biphasic, low energy biphasic
Artema
CardioAid 200B STAR Biphasic (high & lower !!)
Physio-Control
LIFEPAK CR® Plus high energy biphasic
Philips
HeartStart FR2+ low energy biphasic

Biphasic or Monophasic defibrillator:
Medtronic / Physio-Control LifePak 12 Defibrillator
manual & late upgrade

Monophasic defibrillator
Marquette Responder 3000
manual
HP Codemaster XL Plus
S &W CardioAid DMS 730

Nihon Kohden Cardiolife


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

2008國際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會議

一連兩天的2008國際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會議澳門舉行。並非泌尿科的我,到場衹表示支持。
這次是澳門第一次打正旗號中醫結合的學術論壇。澳門科技大學有唯一的醫學院中醫藥學院附屬醫院以中西醫並行。在國內西醫的理化檢查治療才有高價收入,中醫的望聞問切高級思維活動才值一元至數十元,極少數佰元診金。利用西醫理化檢查養命才能令中醫延續生命,在中國經濟急促發展下必然產生中西醫結合,國內的中醫院大部份已變成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院或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運收入較西醫院高,促使西醫院亦要加入中醫科。本人前文《五診合參》衹是文學上加一把,現代養兒仍靠西醫!
港澳特區如何發展中醫或中西醫結合,在此望能拋磚引玉,共同創意,延續澳門中醫的生命。澳門特區政府已高格調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關于中醫藥領域合作的協議,如何把澳門由來已久的行業、照顧你我成長的中醫藥延續下去,齊心出一分力吧。(歡迎貼文)

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太極拳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

中醫古文化太極養生,傳到海外加點洋人研究方法,會否令人信服多? 禮失求諸野
2008年10月24日的美國風濕病學會08年會中發表證實太極拳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
Tai Chi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有時間一起學習楊式太極拳及參閱楊式氏太極圖譜


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Aspirin only benefits Diabetics with history of Heart Disease or Stroke

The prevention of progression of arterial disease and diabetes (POPADAD) trial: factorial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aspirin and antioxidan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a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BMJ published, 16 October 2008

What is already known on this topic
Aspirin is effective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with or without diabetes.
Aspirin is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gastrointestinal morbidity.
No large intervention trial has shown any reduction of events with antioxidant intervention.

What this study adds
Aspirin was not effective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diabetes.
Antioxidants showed no benefit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is population.